原创 界弟 医学界
糖尿病肾病已取代慢性肾小球肾炎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首位病因。
每周三次,每次在医院接受4个小时的血液透析,这样的生活,帅印群先生已经过了3年多。他必须要适应,因为身为一名肾衰患者,在他有生之年,都要一直重复这样的生活。
帅先生今年才43岁,如果不是肾衰,身为一家之主的他,应该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,肩负着沉重的责任和压力,按部就班的努力工作。但肾衰改变了他的生活,他成了一名自由职业者。
他说:“我们只能自己调整心态,要明白自己现在已经是另一种生存状态了,只能尽力适应,人不能什么都要别人照顾,只能换一种生存方式。”和帅印群一样的因肾衰透析的患者,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透析中心,还有近400个,有和他年龄相仿的,也有比他还年轻的,但更多的是比他年长的老人。
大多数透析患者背后,都有一个具有警示意义的被延误治疗的故事。帅印群最初只是患有痛风,每当痛起来他就吃止痛药,那些药都是他自己去药店买的,用他的话说,吃了两三年,就吃出问题了。
当他因为发烧住院时,他还不知道他的肾功能已经发生永久的不可逆的严重受损,还以为就是普通感冒,但医生马上为他安排了透析。从此,他开始了自己的透析人生。
新冠疫情发生后,岳阳医院透析中心调整了透析排班,从以前的两班制调整为三班制,以拉开相邻透析床位之间的距离,降低院感风险。和帅印群在同一个时间段透析的王先生和郑先生,和他的情况十分相似,都是因为痛风,都是自己买止痛药吃,都是到住院治疗时,已经发展成为终末期肾病,直接开始透析了。
郑先生是马来西亚人,在中国工作生活已经16年了,他于2016年开始透析。今年50岁的他,还在继续正常上班工作,他说他现在一切都还好,他是做设计的,透析对他的工作没什么影响。只是以前他每年都回国,现在很少回了。
今年70岁的葛先生,有着30年的糖尿病史,五年前开始透析。他说他是40岁时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的,也一直在吃降糖药,后来等他想换成打胰岛素时,已经来不及了。65岁那年,他开始在家腹膜透析。两年前,除了在家腹膜透析外,每周他增加一次到医院里进行血液透析。
“一般人都不愿意这样做,都会直接做血液透析了。”葛先生说,“但我此前脑梗过,留下了腿脚不方便的后遗症,一周跑来三次太辛苦了,所以现在一周来一次,我爱人用轮椅推着我来。”因糖尿病导致肾衰透析的还有徐阿姨的爱人,今年63岁,有25年的糖尿病史,已经透析两年多了。“他年轻的时候也不懂,没好好控制血糖,引发了肾衰。透析之后生活质量还行,平时能买菜做饭。现在天天打胰岛素,血糖控制的也还好。”
李先生的肾衰是由高血压引起的,他的透析生活开始于2019年9月底。
“一开始总以为高血压是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,前两年体检发现,肌酐很高了,有蛋白尿,已经不可逆了,就走到了这一步。”李先生说,“所以确诊很重要,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压,一定要查清楚,然后对症治疗,我当初就是不够重视,当时除了血压高外也没有别的不良反应,人好好的,但等发现肾的问题时,情况已经很糟糕了。”
岳阳医院肾内科王怡主任介绍,因糖尿病和慢性肾炎导致透析的患者占比相当,糖尿病肾病患者越来越多,但其预期生存寿命要比慢性肾炎透析患者低很多。“肾炎患者很多都能依靠透析长期生存,生活质量也好,但糖尿病并发症太多了,所以其预期寿命比肾炎患者低,而且生活质量也不好。”王怡主任看到过很多年纪轻轻就因慢性肾炎导致尿毒症的患者,这些患者患病经历都相似,小时候得过肾炎,当时以为被治好了,后面也没有进行随访,但其实好的只是表象,等再因为恶心、呕吐症状住院治疗,已经尿毒症了。
对于痛风导致的透析患者,王怡主任认为,虽然药物导致肾损伤的案例很多,但药物并不是造成痛风患者肾衰的唯一因素。“痛风的原因是尿酸高,吃止痛药只治标不治本,尿酸长期居高不下,不仅对血管不好,会使冠心病的患病风险上升,同时也会不可避免的造成肾脏损伤和肾结石,并不单纯是药物造成的。”王怡主任指出,以前只讲“三高”,随着公众对高尿酸血症的危害认知越来越深,慢病防控重点正在从“三高”变成“四高”。
“恶性高血压对肾脏损伤也很严重,短短几个月内就能进展到尿毒症,我遇到过好几个,才30多岁,舒张压超过120。”王怡主任说,“血压高一定要密切关注,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压,有些发现早的,肾脏还没萎缩,肾功能还能恢复一些,有时候真为这些患者感到惋惜,怎么可以对自己的健康这么不在意。”
除了上述的几大导致患者肾衰透析的原因外,王怡主任还关注到,这些年门诊患者中因肥胖来就医的患者在增多。“单纯的肥胖,也会引起相关肾病,导致肾脏损伤,肥胖患者应该重视这一点,及早干预。”
《我国血液透析行业研究报告》中称,肾功能受损患者早期往往没有症状,一旦出现症状,疾病往往已经进入中后期阶段,而肾脏疾病一般呈单向发展进程,目前的治疗措施只能延缓进展而无法逆转疾病进程,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病(ESRD,俗称尿毒症),患者需要依靠长期透析治疗以替代正常的肾功能。2012年,王海燕教授开展“中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”,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群中,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.8%,据此估计我国成年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达1.2亿人,但知晓率仅为12.5%,且三期慢性肾脏病患者有2291万人,据此判断我国潜在ESRD患者众多,估计超过200万人,且未来ESRD患者还将不断增多。
“报告”中还指出,虽然目前(2012年)肾小球肾炎是我国ESRD的首要发病原因,但研究显示,未来5—10年中糖尿病和高血压将超过肾小球肾炎,成为我国ESRD最主要发病原因。
如今已经来到2020年,当年报告中所预言的“未来”已来,预言正在成为现实。2019年发布的《中国肾脏疾病年度科学报告》中,糖尿病肾病已取代慢性肾小球肾炎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首位病因。
“报告”提醒,若不在特定人群给予干预,未来10~20年,中国会迎来糖尿病肾病导致尿毒症的高峰。王怡主任在日常诊疗工作中,最令她头疼的也是糖尿病肾病患者。“这样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,早期少量蛋白尿的时候,治疗还有效果,到了后期出现大量蛋白尿,治疗太难了,非常棘手,大家一直都在研究,但还没有取得很好的突破。”
数据统计,截至2019年底,我国透析人数约为71万人。王怡主任指出,中国需要透析的患者很多,透析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。
王怡主任为透析患者算过一笔账,ESRD患者一年透析的总费用约为五六万元,在上海,医保可以负担95%,个人只要支付5%。保障跟上了,透析患者数量也随之上升。两年前,岳阳医院启用改建后的新透析中心,机器迅速增加到了115台,而在此前只有42台。
这些年来,岳阳医院透析中心送出去做肾移植的患者,也只有二三十个,绝大多数患者都要终生靠透析来维持。
透析三年多来,帅印群已经把自己视为医院的半个职工了,他把医院当作自己的新工作单位,在这里他构建了自己的新的人际关系网络。他说:“我们和医生、护士之间,已经不是单纯的医患关系,还建立了特殊的情感纽带,透析质量上去了,生存率才能跟着上去。”
来源:医学界
作者:田栋梁
校对:臧恒佳
原标题:《透析的人生:医院是我的另一个工作单位》
Copyright © 2022 北智游戏学院 - 活动攻略与新手教学 All Rights Reserved.